摘要:
本書運用多元中心的理論為主導,輔之以社會資本、發展性社會政策和人的城市化理論來探討撤村建居社區的基本層社會治理。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要頂層制度設計,更要注重基層社區重建,要真正實現“城市化”,絕對不是單一的經濟發展指標,不是空間的城市化,很多的“鬼城”就是典型。城市化的關鍵從政府的而言,就是要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突破“城鄉二元分治”的路徑;從撤村建居的社區居民而言,就是要實現城市生活方式,完善基層民主自治實現“人的”城市化。
目錄:
1 “撤村建居”社區治理的研究背景
1.1 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1.2 “撤村建居”社區治理
2 基本概念及文獻回顧
2.1 “撤村建居”社區治理的內涵
2.2 相關文獻回顧
3 “撤村建居”社區治理的分析框架
3.1 發展型社會政策理論
3.2 “人的城市化”理論
3.3 社會資本理論
3.4 多元中心理論
4 “撤村建居”社區城市融合: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以杭州市四季青街道三叉社區為例
4.1 “撤村建居”社區本地居民的城市融入
4.2 “撤村建居”社區和外來居民主體角色的定位
5 “撤村建居”社區差異化管理和服務新模式——以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為例
5.1 推進社區差異化管理和服務
5.2 差異化“撤村建居”社區的基本特征
5.3 “撤封建居”社區的實證研究
5.4 “撤村建居”社區的“精準化”治理
6 “撤村建居”社區治理和“人的城市化”——以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為例
6.1 社區特征和研究對象特征
6.2 “撒村建居”社區“人的城市化”現狀的實證研究
6.3 “撤村建居”社區“人的城市化”的優勢及障礙
6.4 “人的城市化”語境下的治理十二大對策
7 “撤村建居”和城市社區治理比較性研究——以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為例
7.1 政府職能轉型和社區治理的實踐
7.2 兩種類型社區的抽樣和基本特征
7.3 兩類社區社會資本存量分析
7.4 增加社區社會資本存量的實踐措施
7.5 新型社區治理的對策建議
8 發展型社會政策和“撤村建居”社區治理——以廣州市石牌村為例
8.1 “撤村建居”——石牌村的社區發展
8.2 石牌村社區治理的實證研究
8.3 石牌村社區發展的優勢與困境分析
8.4 推動石牌村社區發展的新對策
參考文獻
后記
作者簡介:
馬良,浙江海鹽人,主要從事高校社會工作教學和研究,對社會政策和弱勢群體,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三社”有比較系統研究。發表各類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4部、教材2本和編著3本。